|
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和“低头族”的增多,原本是老年人才有的颈椎病,越来越年轻化、娃娃化了,希望引起家长的注意。
" T3 C, X; M# a
2 \$ w7 ]& H; |1 s
一、孩子为什么依赖手机?
0 C1 m4 S2 s$ _孩子依赖手机的原因不尽相同:/ s8 U- m7 q% S- U
社交型依赖。手机通讯录里有200个好友,微信朋友圈里有300好友,QQ各种群里面还有4000多好友,这么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难以割舍。
4 B% j8 \6 G% K9 y' V3 M. ]/ f游戏型依赖。手机里面的网络游戏特别多,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,倍感满足。; S" u7 i) B2 v: [
娱乐型依赖。手机里面好友不多,游戏不多,全部都是电影、音乐、照片,弄得孩子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。
) X& A9 f% |$ y. l# E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手机,作为家长,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,然后再对症下药,找到应对方法。+ I- M' j. U2 @% t7 k2 {
5 b- c9 @7 i, E
二、与孩子制定手机使用协议8 s" L$ Z0 `- Y4 @" Q0 z' m" S
实践证明,事先的约定比到时候的惩罚效果更好也更容易实施,给大家提供一位妈妈给孩子做的手机使用协议,家长们可以参考制定。4 ~6 H) Q% @4 ~! F& j* |) Q6 C
孩子,现在你已经骄傲地成为一部智能手机的拥有者了。太棒了!你是一个优秀的、有责任心的孩子,理应得到这份礼物。不过在接受这份礼物的同时,你还得遵守一些规章制度。
3 b( o( i, S: r9 T* G( x* h, P第一点:
& _/ t% r, M4 k! `0 |' V& z: v手机密码必须要让我知道。) ?# |# I0 E n' _2 j' s
第二点:4 _5 y: q: ]8 B) L) t
如果电话铃声响了,就一定要接听,因为这是一部电话。接起电话要说“你好”,要有礼貌。永远不要因为来电显示是“妈妈”或者“爸爸”,就故意不接。永远不要这样做。5 x8 [0 @: J E+ w0 h/ x( ]
第三点:" q( p0 g; V2 Q$ ~$ X: c
不要利用这个高科技产品说谎、愚弄或者欺骗他人。不要在电话里说一些伤害他人的话。
8 u* K1 \: }) e5 g: @第四点:
` I) z+ o8 o/ y远离不良内容。用手机上网时,只能搜索和浏览那些可以坦然与家长分享的信息。如果你对任何事情有疑问,可以找个人问问,最好是问妈妈或者爸爸。# g6 i2 t$ a2 g/ C
第五点:
@5 ~+ h5 T) o/ Z) L$ G% P' A在公共场合要把手机设成静音,并收起来放好,尤其是在餐厅、电影院或者与另一个人交谈的时候。你不是一个无礼的人,不要让手机改变这一点。
! B' t. f$ L( y1 W6 w; D9 j J第六点:
3 z- \: S3 r2 H1 G不要发送或接收你或者**任何人身体私密部位的图片。不要笑,不要以为你很聪明,有一天也可能会被诱惑去做这样的事。这有很大的风险,可能会毁掉你中学、大学乃至成年后的生活。这永远是个坏主意。网络空间浩瀚无边,其力量远比你想象的强大,你很难让任何诸如此类的大事不留痕迹,包括坏名声。
/ w9 g2 s d' X1 A6 ]% x第七点:$ e6 {- }8 ]1 u" z) S
不要无休止地拍照和录像,没有必要把一切都记录下来。要用心体验生活,这些生活经历将会在你的记忆中永存。$ {) X5 |' u) Z4 h5 h" A
第八点:
& u# E, R* \% s4 X. G Z8 e有的时候可以不带手机出门,并且决定这么做时要心无挂碍,不要觉得不安。不要总是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,要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。" \* r- Z$ l) \3 p: H3 u
第九点:
8 H+ c; a; q! c& s& v不要总盯着手机,抬起头来,留意你周围发生的事情,看看窗外,听听鸟鸣,散散步,和陌生人说说话。保持一颗好奇之心,不要总用谷歌寻找答案。" H: t7 U: S8 I+ U7 }
第十点:/ y. O2 q, p0 P8 Q5 X; C
假设有一天你把生活搞得一团糟,那时我会收回你的手机。我们会坐下来谈心,然后再从头开始。你和我都在不断学习。我是站在你这边的“队友”,让我们共同面对。) r% {6 Q: L8 O
我希望你能同意这些条款。以上所列举的大部分告诫,不仅仅适用于这部手机,也适用于你的生活。1 n6 x) l: q+ a6 W% O4 c/ g u- i6 j! V
- l! z& ^0 v4 L4 W- `) J9 A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