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孩子撒谎并不是很特殊的事情,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或是避免做不喜欢的事时都有可能使用谎言,只是孩子们有时并不懂得分辨真正的安全和危险,他们也许会假装吃药却隐瞒遭遇的欺凌和伤害,因此识别出孩子的谎言不仅仅是出于家庭教育,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和健康。
1 X' H* U! k/ L3 L2 u. n% [ 每个小朋友因为个性、撒谎缘由的不同,在说谎时的反应上可能也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,但是人们撒谎时的表现仍然有一些共通之处,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撒谎时的常见反应,欢迎参考,请勿对号入座哦。1 c1 d/ c+ r1 |
“读心术”教你识破孩子谎言
2 E l, |5 Q# y: @/ h M1 E眼神变化+ @' ~2 T& D: r/ e& Q% s! P
; ?& h' U. D5 V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”,所言非虚。一般来说,我们相信眼神飘忽不敢看人可能是撒谎的特征,其实不尽然,有时撒谎者为了使人确信,会故意盯着对方的眼睛看。但孩子们多半没有这么高超的撒谎技巧,可能还是眼神闪烁撒谎的概率更高。2 k8 |7 F$ l. D
有一个流传很广的“读心术”技巧,称眼睛朝右上方看时多半在编织谎言,朝左上方看是在回忆过去,原理与左右脑的使用有关。
' K- q0 g/ v: w3 ~9 w4 {底气不足
5 C* j9 A& B" h$ \4 v8 S( P
" _3 j) H' H, L
撒谎的人毕竟还是心虚,很难做到底气十足,如果发现平时声音清脆响亮的娃忽然声音变虚变轻、眼神紧张下巴松垮,那说明ta很有可能在撒谎,不过也可能纯粹是害怕对方。3 H$ V' ^2 L: M Y# S0 W
相应的,有时人们为了看起来理直气壮,会故意大声撒谎让人信服。家长们在判断时还是要结合ta平时的说话习惯来分析。
5 @3 w& P' K& [9 v$ N喜欢触碰自己3 \+ W8 a# ~% I, H& T+ X
. e4 _' _! j6 g2 [当我们因撒谎而紧张恐惧时,身体很难自然放松,有时会下意识地触碰自己,比如抓头皮、整理衣服或不断抚摸身体某一部位等,这么做可以缓解内心的焦虑感。如果发现小朋友在回答问题时的小动作变得比平时多了,那么即使ta没有在撒谎,多半也说明ta此刻内心不安。
0 K6 ~: N% h( J& U% C3 G* R, z& \; E当连触碰身体也无法缓解内心焦虑时,撒谎的人可能会开始触碰其它东西来分散注意力。比如忽然把玩起触手可及的东西甚至站起身小范围内不停走动,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对方转移话题,“坐立难安”这个词用在此处是再合适不过了。6 [, S! @6 H1 s" x
说谎时鼻子会变大?
" p& P4 E# O q. G) D根据科学研究发现,人们在撒谎时会有更多的血液流向脸部,造成鼻子轻微充血变大,但因为变大的幅度实在太小,很多人也不会注意到。但撒谎者却可能因为鼻头充血感到发痒,从而下意识去抓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撒谎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摸鼻子。
; n1 w! k4 E& Z" y) \$ W但家长也不要因为孩子摸鼻子就一口断言ta在撒谎,也可能这是ta平时就有的习惯小动作。" t' H/ H8 G# x. I3 L
省略掉“我”
2 B! K# ]9 l( S( [
, v# T* W2 y+ X2 a
只要不是说谎高手,骗人时总难做到心安理得,内心的波动同样也会体现在他们的语言系统中。美国心理学家韦斯曼认为,人们在撒谎时会有意无意略去第一人称。比如妈妈问孩子有没有去某个危险的地方,孩子撒谎时可能会用“没去啊”代替“我没去啊”,省略掉第一人称也能缓解一些内心的矛盾冲突感。
& g( G1 Y& H z" z9 C9 r行为异常
4 e- X2 j4 H" C
6 F/ L3 L5 T8 W0 m" F
所谓行为异常是指说谎后的表现不同于平时,比如平时话很少,今天突然变得滔滔不绝,平时话很多的人却沉默了。平时这孩子明明很爱吃某种零食,今天看到后却表现得很平淡。这些异常反应都说明ta心中藏着事情,谎言只是其中的可能性之一,家长们如果发现这类情况,一定要对孩子更加留心,必要时不妨和孩子耐心深入地沟通一下。! n6 t! y) ?/ d' w: m
被问问题时的第一反应
8 D: X. f; w6 |, f' c: S
% H9 y- k' d2 R, ?5 S6 H# U再高明的撒谎者也很难掩饰自己的本能反应,比如一家人正悠闲愉快地吃着饭,妈妈忽然问孩子“你昨天下午是不是偷偷看电视了”,大部分小朋友都会在第一时间里措手不及,给出一个特别真实的身体反应。比如头忽然往后缩了一下、下巴忽然松弛、或是下意识地摸鼻子撩头发,这些反应并不能百分百证明他们接下来的话是撒谎,但至少可以看出他们当下的内心状态是比较不安的,可以作为判断孩子有没有撒谎的参考标准之一。/ M. |6 r% F4 `7 H0 \1 a& X
识破谎言后请不要这样做
1 o; V+ ?- c* u5 h0 M8 h/ J& s9 S3 A
1 d9 p5 G* G5 N* W4 n0 [7 l2 R
怎样应对孩子的谎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,要根据谎言的类型、说谎的原因、孩子的性格以及具体情境采用相适应的办法,并没有绝对固定的标准适用所有家长,但是在识破孩子谎言后还是有些需要注意的事情。
+ b; a: |) u' ^' T尽量少用反问句
2 c# g0 F6 e" P3 H! P4 C+ b很多家长面对谎言后的第一反应是异常愤怒,紧接着会丢出很多反问句:
! a! U6 S! a; n( D! F你不是说……那这是什么?!
4 u$ K1 P' R8 }我跟你讲过这么多遍,你为什么不听?
7 T4 |, o2 @' U+ D& |' @谁教你这么做的?!
h* ^0 z- S( o ?这些反问句除了令孩子感到压抑紧张外,对教育他们并没有什么作用,更糟糕的是,有些孩子为了避免受罚还会编出新一轮谎言。其实,家长识破谎言后不妨直接说穿,用陈述代替反问,也许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些。& ?- ?2 v# @/ H4 [ ?) w
不要当着外人面拆穿
! @, N4 q! }2 _孩子和成年人一样需要维护尊严,作为家长,在外人面前给娃留个面子非常重要,如果当下情况不得不与人当面对质,也可以把孩子先拉到一边沟通好,给ta一个台阶下。当众斥责不但会让孩子自尊心受伤,也可能令他们怨恨父母,于家庭教育无益。+ k! P# T1 E" t
不要总是提过去撒过的谎
1 z. I: R4 Q3 s* d- t: ?翻旧账绝对是孩子的童年阴影和家长的大杀器之一,也许父母本意是希望孩子不要忘记曾经犯下的错误,但孩子感受到的往往只是爸妈的不信任,ta不知道自己还要做多少事才能弥补掉过去的错误,爸妈反复的指责只会令ta越发失去信心。. _, N# \; T2 ?/ K) w: c2 l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