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Q登录

只需要一步,快速开始

APP扫码登录

只需要一步,快速开始

手机号码,快捷登录

手机号码,快捷登录

查看: 1853|回复: 0

[育儿经验] 陪伴、阅读和习惯是家庭教育三个关键

[复制链接]

等级头衔

积分成就    金币 : 2857
   泡泡 : 1516
   精华 : 6
   在线时间 : 1317 小时
   最后登录 : 2025-4-23

丰功伟绩

优秀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活跃会员

联系方式
发表于 2019-12-23 12:02:4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著名校长李镇西说过:学校教育非常重要,但无论多么重要,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。
' Y! Z2 _: `- m) f. c8 x4 V& F" L1 L一个孩子能否成才,和父母有着直接关系。
& P. t; v. c2 S3 L4 B  A- q“优生”不全是老师教出来的,“差生”也不全是学校培养的。  t5 C. H) x! g" N( C
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,做好家庭教育,比一切都重要。+ z- R% T2 y- g+ ^3 R/ B' m' S
1父母的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
# v/ s. N4 c2 D& E% ]陪伴的重要性,哪怕我们强调一千次、一万次,依然有家长忽视。. z1 }3 F; A+ q5 x5 Z# _7 U4 w
很多人会问:: U2 }8 w  u( @: m0 Q1 ?6 ~6 }, I
天天都说陪孩子,可如果我不去挣钱,拿什么养孩子?  R' u0 _+ c2 P8 U7 ~6 e
比起陪伴,有人觉得挣钱更重要,因为有了钱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,弥补缺失的教育。
8 y' ^8 X# Y" C# ]' `+ m然而,孩子对于父母教育的渴求,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。8 i8 u4 h* \" r3 n
孩子的良好品质,不是从书上学来的,而是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。  q3 m: W* g# W) E' P# O2 y. C' P9 W
孩子的行为习惯,不是老师说了他就会学好,而是根植于日复一日对父母的模仿与学习。
/ N0 s1 V% L* g7 ]: O' _+ n! G3 [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。/ t0 a, e4 D. r" r4 `- m! ^: C
奥巴马说过:“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,但我要做一辈子的好父亲。”: @8 S+ q% K% @
他最骄傲的一件事是,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选战中,没有缺席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。
4 _% ~* p% z6 \, l陪伴孩子确实很累,也占用了父母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,可这难道不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吗?9 ~6 H4 Q3 a5 C0 V
再多的金钱与物质,也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。; Z3 [' B+ j+ h0 _: I5 M% X; Z
再多的理由与借口,也比不过孩子教育失败的遗憾。
& {; Z( O' R+ E2 C& Z在今年的《开学第一课》上,董卿说过:/ ]1 _! T+ _  n
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你选择了挣钱,不去管教孩子,等孩子长大了,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,都敌不过他败家一年。, w, X6 I- U) `; ^3 T1 v" p! R8 {
成长只有一次,教育无法重来,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留下终生的遗憾。: [, v3 e8 E, w. s
前段时间,一对双胞胎被保送清华、中科院读博后,去了工厂陪妈妈打工。" M$ I" I$ X4 q9 }9 k5 e) f
双胞胎出身寒门,父母一直打工供孩子读书,可从来没落下过对孩子的教育。
0 w' A6 A- i) c从小开始,两兄弟的生活就跟其他同学无异,不但有父母的督促陪伴,报辅导班、增加伙食开支等也会得到满足。3 l1 `8 l9 e4 w, o  A
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和量力而行的付出,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。" [+ F" W! a; D# H5 W9 F" a
qKly3mlkJ8zm1j1m.jpg
  a4 R: z2 [* h1 q# S
# Y& M  l, b0 F8 m2再不重视阅读孩子将无缘上大学0 J5 X% X/ u9 g' G
有调查显示:
0 O: H. I0 A# d& C47%的小学生平均每天花1小时阅读,45%的小学生平均每天花10分钟或更少的时间阅读。
; ]6 g9 y" L5 R& S) i' R孩子现在的阅读时间,似乎越来越少了。
8 `& m+ C! k0 F- K4 z2 I% s4 H! {( Z# w不管我们如何强调阅读很重要,很多父母依然不认同阅读的“功利性”。8 X2 F2 d  Y" }5 m
确实,比起投入大、见效快的补习班,阅读看起来确实是“无用功”。5 Q8 W9 H# [; u- c8 `9 \6 W
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说过:语文高考是选拔性考试,将来至少有15%的考生做不完试卷。
# E8 G: d9 m) e- {. t4 L6 a而这15%的考生最大的共同点,就是不阅读。6 X/ e1 e. H0 L6 l% w) d3 @6 Q8 d/ i
高考语文命题最明显的变化是考阅读量和阅读速度,读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。) p  ~3 E; d, P3 G' X
所有科目都考察阅读水平,“语文为王的时代”已经不是口号,小学不阅读,中高考会很吃亏。
/ ?& c8 _8 C" c. [' u9 H  U一个不能不承认的事实是:
1 s& Y4 o* z) j5 J9 O. Y9 R3 J语文已经成为“拉分王”,阅读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。
, J. S/ y! @* k- y; s' g教育专家认为,不同学龄期的孩子,有着不一样的阅读量要求。$ x0 Q+ T& c, C+ A
一至二年级,每年起码读100万字;5 ^* w5 Q  W3 ^& q
三至四年级,每年起码读200万字;5 O2 t8 c' m2 k7 R) C
五至六年级,每年起码读300万字。
7 b; g3 V8 t6 f/ l先有阅读,再有学习,然后才会有成绩。
7 [% u7 Z4 y& E. z$ V+ ^$ z如果孩子只学习教科书,只应付做作业,那么他对世界的了解仅限于方寸之地,他所吸收的知识也仅限于课本知识。
, Q3 Y' }, K+ E0 `; h! _" k. i; U通过海量阅读,涉猎百科,博览群书,孩子的智慧才能不断成长,最终成为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。8 L& z. L. C. B
白岩松有句话说得特别好:“阅读,让我没有变成自己讨厌的人。”
) M3 k# _# }6 b& M3 o怎样才能让孩子自信、理性、平和、乐观,“除了读书,别无他法”。3 e: z3 [/ \3 s- e' {
W9VnAzgFF7VcJVnL.jpg ; K. ~- r# D. T1 `8 U8 y3 L# d( Y
4 v: P1 @$ |) x  t
3先抓习惯再谈成绩
( M, o$ P; e; ?6 @/ e2 f) M培根说过:“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,可以主宰人生。”
  H4 M4 b5 s8 p' c' [' f好习惯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,不仅关系到学习成绩,还影响到今后的工作与生活。7 D6 x# o3 U4 [; Y
巴金先生也说:“孩子的成功教育,从培养好习惯开始。”
, g! L9 F  ~0 x孩子成绩的好坏,不仅与智力有关,更受到平时习惯的影响。
7 h5 p0 b8 u% l6 H好习惯,才是支撑一个孩子走得更远的根本。培养孩子这5个好习惯,是每个父母都应做好的事情。
9 y3 U4 @# v+ E! k% `/ }% v4 Q5 A◎自觉学习的习惯
8 n' Y# W- m! F5 P& H1 H( D( }5 W先明确要求,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才是自觉,做不好会有哪些危害。
* C5 y8 G: Q. |; l4 B' ?帮助孩子制定计划,让孩子根据计划执行学习任务,学得更有条理。
) T& x0 }3 v( _7 T/ o* L◎尊师重教的习惯
5 |- C. R. r5 N7 c0 X* z% ~/ m" [5 H教育兴国,尊师重教,重视家教,是国家促进孩子发展的最根本要求。
( t2 u) `; m, `0 u良好习惯必须从尊师做起。先尊重老师,然后尊重课堂,尊重知识,尊重自己的未来。/ q3 \. Q+ s3 K. S8 \7 W
◎珍惜时间的习惯
; S9 E: v0 W0 J1 h孩子之间真正的差距不在于智力,不在于努力程度,而在于时间管理。# a& R4 I+ T; S6 q  O& m
鼓励孩子做时间的主人,平时不能拖拉懒散,学习时要高度集中精神,珍惜时间去学更多知识。- f0 p. I* ]0 l8 E2 R
◎自理生活的习惯
- z$ v) ?. q0 R; ~/ v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不依赖父母,不依赖老师,哪怕离开父母也能自理生活。
9 r1 w& L" o; \/ Q3 y3 V' y" O独立的孩子动手能力更强,适应能力也更强,不管去到哪里都能表现出色。
4 o% L1 K0 S* ?. m% q, [◎认真负责的习惯$ f; f! f) r* V- A
做对了要表扬,做错了要批评,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,才能学会承担责任。
, U1 N) R5 l0 r7 X) \5 k; B放手让孩子做决定,提高孩子的抉择能力,培养责任感,孩子才能茁壮成长。3 E, d: ?+ \# M2 r! B1 |
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:
& S) }$ U. y2 Z) N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,发现走的路线不对,就要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,久而久之,一条小路就踩出来了!$ i4 M! g8 J) s4 r" ?6 x6 h
家庭教育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,父母的每一个选择都在改变孩子人生的道路,请务必慎之又慎,正视家庭教育,重视孩子的成长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paopaomj.COM ( 渝ICP备18007172号|渝公网安备50010502503914号 )

GMT+8, 2025-4-30 21:27

Powered by paopaomj X3.5 © 2016-2025 sitemap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