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不同的人,反应也各不相同,对宝宝而言,其实就是觉得好奇,他在不断求证,自己打了人,别人是什么反应。其实,打人就和玩玩具,是一样的。6 k! q/ K8 W" a- c- v 应对方式:无视 + C1 W/ R: \6 M" X即使宝宝还小,但打人的行为确实很不好。因为宝宝觉得打人是对的,外出后,也会去打别人,甚至打别人的小孩,那就尴尬了。而为了避免宝宝再打人,其实家长要做的很简单,就是无视,或者给他一个玩具,转移他的注意力。宝宝“打”了几次之后,也会觉得挺无趣的,便不再打人了。# z4 |: N1 P# u7 L
. U7 m, L, Y* ?: L
/ F m, t' z6 q, F% f8 {2、年龄段:3岁以内打人——不顺我意3 A/ _0 }4 }) l$ v2 K
1-3岁的孩子,真的是可以称之为“熊孩子”,这个时期,孩子在和别的宝宝玩耍的时候,会推他们、打他们,但这并不是成年人视角里的“攻击性”。此时的宝宝,已经不再是观察别人的反应,而是扫开一切挡他道路的人和物。 2 y$ Q% z& n- g6 f
拿走我玩具的人,打!
挡着我路的人,打!
不理我的人,打!1 a e% C* e7 ^& M+ l2 l& }
应对方式:引导 , F; B7 p+ F" @4 C这个阶段的引导,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。因为此时的宝宝,交流能力有限,理解能力也有限。但家长千万不能像故事中的家长一样,小朋友打人,不和小朋友沟通正确方式,反倒是选择把孩子“藏”在家里。 ! c E& [( E& {6 Y1 H- J8 A7 y {
这个阶段的孩子打人,语言引导比较难,那就行为引导。
抢走我玩具的人,告诉那人,这是我的玩具!
公共场所排队、玩耍,不要着急,等等!
和别人打招呼,挥挥小手说:你好! ) }( E/ T4 g# b2 I. Q( u) Z
7 v1 b3 ?! c* d% s1 M" U0 t4 Z. l* y5 A( j4 P' G 3、年龄段:3岁以后打人——发泄情绪- y; ]" E7 P: F" e/ w
到了3岁以上,孩子再打人的时候,就是大人所理解的“攻击性”了,孩子在表达着他的情绪,他很愤怒、很不满。这时候的孩子,心智还未发育成熟,控制能力比较差,所以一旦愤怒不满,就容易发泄出来,进而打人。 % C3 h3 f _; B4 A$ r/ m9 U# F应对方式:制止+冷落+表扬 , T4 M/ j1 V# 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