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第一个是阅读萌芽期* P& v& b! \, b* x( U
这个时期从什么时候开始?
+ n! I8 D, n% C$ a- D6 d# h% Y7 B其实从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了。甚至有的父母从孩子在肚里的时候就给宝宝轻声吟唱,读读小故事。这样做能起到什么效果么?最大的作用应该是让孩子熟悉父母的声音。
( L6 w4 j1 d5 I* m当孩子出生后,初次接触到书,肯定不知道这是什么。但是这并不是说孩子就不能“阅读”。因为很多人觉得读书是一件严肃而无聊的事,所以不想把孩子这么小就关进这个笼子里面。可是,真的希望孩子能知道“这个就是书,而且它很有趣!”
* ^' H, |) ~+ n从出生起,孩子会借着听觉、视觉、味觉、触觉、嗅觉的感官来熟悉环境,了解事物。这个时期孩子就可以接触图书,由父母开始进行亲子共读。而这个时期的努力,将为接下来阅读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,而且在阅读的萌芽期,这个兴趣的培养应该是主导。, m. W& Y& `1 K) j. G$ \
如果你问这个时期到底是什么年龄?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年龄。不过我们可以大概估计,从孩子对玩具感兴趣时就可以开始。一般是几个月的时候开始,一直持续到2岁的样子。因为孩子在两岁前,基本都无法完整地听完一个故事,总是在半路跑掉,或者直接拒绝。
$ w: M: u. x$ H. D e1 v" {那这个阶段该怎么陪他度过的?首先不要强迫他去读。而是找他安静而依赖父母的时刻。把好玩的书拿出来,跟他讲一讲。有时孩子确实会关注一会。就是这样慢慢的,几分钟几分钟的积累。一天又一天的坚持后,亲子阅读的大门一步步打开了。3 p* w8 c/ ~ u
' c6 r- L B0 e' C+ {; T" {
+ D, j' D9 b' |. `( z
第二个阶段是亲子共读期。
9 ?: Z$ E0 k* W L0 V其实亲子共读是一直贯穿始终的。只是萌芽期的孩子,也许会打破你对亲子共读的期待。可真的坚持了下来,孩子在两岁后会出现一个爆发期。这时候他们开始知道“书是什么?”“书能带来什么?”这个很重要。
2 w( N+ S# U& ? y7 B7 B因为孩子从这个阶段开始,会关注到绘本里的图画、颜色。特别是动物绘本,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。因为小动物对孩子来说,更亲近。而且很多绘本故事的主角都是动物。比如小黑鱼、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小兔子和大兔子、还有逃家小兔、母鸡箩丝、大灰狼等。
4 o0 G! m5 E# X. F3 ~孩子的世界会因为书本而变得丰富起来。这时的孩子会喜欢这种感觉,会开始缠着爸妈讲故事。而且会反反复复地听同一个故事。因为熟悉的故事一遍比一遍好听,慢慢听懂了。另外这样的熟悉能带来一种安全感。
/ j+ v' h; d6 Z* P几乎所有的孩子真正的阅读都是从读图开始的。
) W8 j) v* C3 k# P所以不要一开始就期待孩子去识字。$ @8 p' _- a1 [4 i& Z; ^$ p
有一位妈妈有着这样的困扰:“同小区一位妈妈从孩子两岁训练认字,如今4岁能认识四五百字,可是自己的儿子5岁了还大字不识几个,你说要不要在阅读的时候也让孩子去识字?”
8 ^# L# g- v7 L/ J" M不要带着识字的目的去阅读。因为这会毁掉孩子的阅读兴趣。孩子读图的时候,其实就是在理解信息。你以为他没看懂,而很多时候,大人并不一定比孩子理解的到位。反而孩子的眼睛能发现不一样的东西。; Q( j% B* K) j8 `. `# a! \
这个共读的年龄段,会集中在3-6岁。有时会更久一些,会持续到8岁。
9 }1 P' [- P" e此时期的阅读建议是:可以给孩子阅读一些经典绘本,千万不要觉得孩子不识字,就不给他阅读,而是要多阅读,让孩子从宏观上认字。所以不要太焦急。) h& n6 A3 o9 f' Z: M' I
阅读的时候不要刻意要求孩子认字。如果孩子有问,可以教一些。带着阅读的习惯,他会在阅读过程中惊喜地发现,自己认识的字原来出现在这里。这样的感受是融会贯通的,肯定会比单纯的识字有趣。5 a3 [/ F/ ]: R2 V Y9 Q; j2 `
第三个阶段是独立阅读期。
6 U2 N; O& A0 `5 c$ B% Q孩子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、由图向文字的转变、初步建立阅读兴趣,开始有自己明确的阅读爱好。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,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。这个阶段一般出现在8-10岁。当然,在这之前需要父母为孩子打好两个基础。
' n& V7 q, o. B一个是理解能力。
5 }. u% n" c- a7 K* t y& [. e# f爱阅读的孩子,理解能力会比较突出。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会化为己用。在一次次的阅读中巩固,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。
4 d3 V! g0 J4 A* L% y: \& }0 e0 H另外一个是表达能力。
4 K5 k$ }. e% u3 \2 z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,一定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去表达。可以先从复述故事开始。复述故事不是强迫孩子去背诵完完整整的故事。而是看着图,说说这是什么。就让孩子一幅图一幅图的看,然后慢慢连贯起来。
2 y9 Z, L' N/ M8 \- \0 `如果要孩子复述一个故事太难,请不要强迫他,让他自己看着图来讲,随便讲,而且允许加入自己的想法。你会发现他真的能讲出一个故事,只是很多时候被他改编了,这对他的想象力非常有帮助。阅读不是为了背诵。
0 o3 t2 M# k0 b* f/ w当孩子有了这种输出能力,就会发展出独立阅读的能力,并且对将来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。
9 F9 M) c1 F$ g1 l0 h做好了这两个准备后,还要为孩子挑选合适的书。2 y, f# }0 K$ N3 O
比如图文各占一定比例的故事书、科普书、绘本都可以。而纯文字的阅读就可以往后,这个不要急。等孩子的能力达到之后,会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。
) B4 o, t" q0 a' Q2 e当然,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去接触一点内容深厚的书,不再简单地停留在绘本阶段,比如类似《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》的经典世界名著。, E& p3 S- N6 C1 N/ w9 p. o
另外不要逼着孩子去读一些不感兴趣的书,也不要阻止他去阅读自己想读的书。有些妈妈看到孩子天天只读漫画,就逼着他去读文学书籍,那孩子一下子肯定接受不了。你可以给他一些故事性强的美绘图书,图片还是有很多,文字相对较少,给孩子一个过渡。
7 `% ^. G4 f8 D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,你可以做的事很多。比如向孩子推荐一些好的书,并且勾起他们的好奇心。增加**图书的比例。慢慢地就将重心转移了。真正养成了阅读习惯的孩子,阅读量一般都很大,而且几乎不挑食的。
3 z2 |% b6 p2 {# C7 _当孩子拥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后,识字量不断增加,阅读的触角不断伸长,阅读的视野不断扩大。如果在这个时期还没有让孩子的阅读习惯得到很好的培养,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缺憾。到了高年级或者大学,要想再去弥补,难免“先天缺陷”,无法治愈。
% e1 }5 _/ k4 y Z( u亲子阅读的路上,能最早陪孩子起步的那个人,肯定是爸爸妈妈。而真正想让孩子走得更远,那就要尽早给他一个阅读的习惯。8 m" P+ X1 v( N7 c/ _' m9 @; w$ p6 a
要相信,这个世界不会亏待爱读书的孩子。
/ d: @% H) _& s! Y/ O6 F0 V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