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Q登录

只需要一步,快速开始

APP扫码登录

只需要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984|回复: 0

[育儿经验] 美国育儿VS中国育儿,谁更略胜一筹?

[复制链接]

等级头衔

积分成就    金币 : 2861
   泡泡 : 1516
   精华 : 6
   在线时间 : 1321 小时
   最后登录 : 2025-7-9

丰功伟绩

优秀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活跃会员

联系方式
发表于 2018-9-7 13:03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东西方文化有差异,表现在育儿方面也是如此。面对同一件事情和宝宝的同一行为,中美妈妈的表现却相隔十万八千里。下面漫画中典型中国妈妈和典型美国妈妈的育儿方式,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迪和思考。# I- a8 k+ H5 ^" P
krvCi3BISL5pIvVe.jpg
3 Y$ k8 B+ v& v8 _
. h  U" O( |2 b# y* g( E le8h2nizYrKXoiKK.jpg # i6 X3 _' V  D+ j9 s( }
" M8 G1 S" s9 z+ K4 T  j
D2gvOtkKTG2IoI97.jpg
- t  ]2 Q. y1 ^" o
8 \$ M6 S- S, _) r; z0 W9 w; r WAC4ioA4D59W44Ff.jpg & r* T9 R! F# O9 \6 K* u& r

2 J" ?* s' n& o' j0 ?$ n. ]6 Y kAaiJfLjFFAf8uSa.jpg 1 }# [* x, N$ X8 Q3 G% r

; u; ?. g; @# n7 M7 N  x WZNKcTs5Jz2ajS8N.jpg
9 t9 j1 x5 Q( a7 d& c4 `! v/ u; G1 w: Z6 k2 a
孩子未来要面对一个更大,更融合的世界,掌握了东西方的差异,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,新的视野。
' Q- }3 q' b/ J: X) `! z" d1关于早教
8 l9 \' Z6 I  ^在美国非一线城市,孩子很少有上早教的,而且早教班在那里也并不多见。那么,是中国的早教机构在骗钱么?在下结论之前,我们先来看看美国不常见早教机构的背景。( [3 W+ A+ E- u4 P- b6 P
RUnLkiNj8L0JVC5X.jpg 2 B  T4 J1 W' Y+ l3 P+ C
) U' T( J: [5 X8 D! y# E) P* o! E
第一,美国妈妈的产假是六周,没错,只有一个半月。产假过后,如果妈妈选择继续工作,她就会把孩子送到day care(日托班)。在日托班里,虽然老师不会教系统性的知识,但会设计有唱歌,游戏等环节,就相当于中国的早教辅导班!
) V8 ?0 d, G8 W) L( `6 R7 V第二,“早教”这个概念在美国(不限于美国)根植已久,同时美国人很会“玩”。如果翻墙去看看instagram,就会找到很多国外爸妈陪孩子玩的非常有创意的游戏。
8 v* ]  u  |5 U; e. M/ x6 i P8zR8r641jG1T00W.jpg / B& j6 N2 B( M8 v* O
3 u. i7 s+ ~5 Y1 B; h  \
虽然,国内的爸妈也开始意识到早教的重要性,但是能够用游戏的方式去进行早教的人还是占少数,或者说还处于初级学习阶段。更多的是,想进行早教,又不懂方法,还不想花时间或没有时间去了解方法的父母,那么方便的早教机构自然是一个好选择。
- l4 l9 G6 s, d9 v第三,美国人很讲究将“工作”和“生活”分开,下了班就回家,加班那是要给钱的,这就在无形之间保障了与孩子的“有效陪伴时间”
$ Q( [0 L+ C, }0 V5 J' ]' [ bcrie59cbyEdyr0W.jpg 4 ~) s0 o& y- k6 ~- Y

1 O/ ~& q1 B* p- l( |/ E5 q而在国内,且不说一到下班时间就打鸡血的“领导们”。在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,时间成本太高,即使按时上下班,很多人也面临着“早上出门孩子还没醒,晚上回家孩子已经睡了”的现状。连见到孩子睁眼睛的时间都没有,又何谈“有效陪伴”呢?
. v2 c& {$ B; F2 O% b! _2关于爸爸带娃4 Z" b3 `' _7 F2 x4 v& t) _/ Q
经常会看到一些视频集锦,是关于国外爸爸带娃的,有些是搞笑的,有些是酷炫的。而这些视频底下的评论一般都很整齐,全是中国妈妈对中国爸爸的“怒其不争”。所以,美国的爸爸带娃吗?* X0 D$ g4 e$ V
Yn4bZ1LLHJGNlLl4.jpg
9 o$ y7 b" |( K' O. n# V1 B" f" I+ x, p; T' Q
虽然样本数很少,无法代表所有人,但大致的情况是:真的带娃!很多全职妈妈的家庭,老公也会在下班之后接管娃,让妈妈得以休息。$ I* q1 W% T, u) V( |0 W
究其原因:第一,美国人很重视家庭生活,这和上一条所述的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是一脉相承的。不仅重视,也很享受。想象一下,如果带娃可以引发内心的快乐,那自然也不会抗拒。/ ^0 T( w9 G: D  L
d1M6us761vosy11I.jpg
0 u2 k7 o# o' s- i3 y6 p' c9 W3 r6 \( i. z6 G; C$ j) p/ x5 z/ v! I
第二,美国人很独立。全世界应该只有中国的父母会在孩子成年之后,依旧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睡。这种过于亲密的亲子关系造成的结果就是很多人不会生活,这里的生活指的是“能不能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,能不能从麻烦的生活中体会到乐趣”。- M4 [7 d, ~4 c; h
这一点到了有孩子之后就会变得十分突显,因为孩子是需要被照顾的,也是很麻烦的。如果你没有养成“真实生活”的习惯和意识,就会觉得为什么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?!妈妈还能靠着母性荷尔蒙撑一下,爸爸自然就溜之大吉了。
1 _, ~6 @( n3 U9 s" p  ~+ S NbbyIav9j0MgoiIo.jpg
; I1 s3 K) j  |: g0 {3 P5 J
% p0 i, U+ |7 Q) i3关于焦虑
7 ~$ u+ Y$ a8 A中国现在关于二胎很多人表示生不起,养不起,压力太大,你们会不会有这种压力,会不会引发焦虑?+ E' i4 e9 ~* g6 Y
美国人的想法是,既然你决定了要生孩子,养孩子,就意味着你做好了准备。对于即将面临的困难,只能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,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。典型的美国式“直肠子”
; J* u5 r0 n1 r! H4 w Wp27MHmf0WwFwcym.jpg
, l- Y) A" u: U/ p) g1 Q0 `6 \+ [* ^" o
中国人喜欢深思熟虑,孩子还没怀上,就开始考虑“要是孩子特别难带怎么办啊,孩子该上什么幼儿园啊,没有学区房怎么办啊。。”
( w1 L3 W+ K4 r" N+ \2 i- `8 }1 z“未雨绸缪,提前规划”不是坏事,甚至是应该做的,但一旦过了头,一旦它变成了心理阴影,无法激励你甚至阻碍你前进,那就是应该被抛弃的。% i9 _" m, ]6 p( h
fvFLLng98fVz8nLs.jpg ( k2 D. c- y2 X+ W" i
! j/ h' ~( V7 s3 q& b
所以,中美育儿差异大吗?我认为父母的本质都是天下大同的,差异主要在于方法,在于环境。那到底是中国育儿理念更甚一筹还是美国呢,这也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paopaomj.COM ( 渝ICP备18007172号|渝公网安备50010502503914号 )

GMT+8, 2025-8-30 16:20

Powered by paopaomj X3.5 © 2016-2025 sitemap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