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) g( B1 j0 b% }+ I5 e
& B `! O/ `0 U# l- ^& v9 c: [3 b天下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,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。没有父母会故意地伤害孩子,但往往在不经意间,却在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痕。
8 Z" y" }$ ^ m+ B3 y孩子最害怕什么?玩具丢失了,还是好吃的没有了?
& m* B, P l+ K$ X H5 n4 O都不是,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,父母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。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,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,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。
/ w5 _0 i0 u0 v( v3 r0 ?% R( W1 m% T ?/ {' a
1 贬低孩子, z1 \ N7 U! I0 E; e! d; v
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:
, J8 r+ ?, Q4 A2 i两个家长聚在一起,家长A:你们家孩子学习真努力,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,不像我们家的那个,就只会调皮捣蛋,一点儿都不让我省心。/ f; m* n: C) s) l# `4 j
家长B:我家孩子整天跟个闷葫芦一样,见了人也不知道打招呼,好啥?你们家孩子头脑多灵活,以后肯定有出息!/ N0 w/ F+ \- E0 n8 P4 Q
这两位家长真的认为别人家的孩子优秀,自己家的孩子差劲吗?当然不是的,他们只是在彻底地贯彻执行谦虚的传统美德,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。# T# Z& }( e. ?5 ^1 B/ U; F) z4 v1 k
在现实生活中,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,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,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,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,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。% k$ e) E f0 Z% r
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,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,学习事物有快有慢,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,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,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。* v) K+ J$ p- u( ]# m- e
作为家长,不能只凭长相、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、没有出息,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,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。
& }( q/ R8 j' h% C5 j2 z Q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,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,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。4 M! V0 n0 ?! x0 q
家长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贬低孩子,伤害孩子的自尊。让孩子失去自尊心轻而易举,但要替孩子重建自尊,却是一个非常缓慢和困难的过程。* X) m) Q/ i; H$ ?7 S
6 @/ L2 p p$ N4 J( s4 s* z! C7 |# J2 a8 N! @: @9 J" }" N! b
2 向孩子诉苦# n1 C1 w$ N. ~ m/ u/ }! r' q
很多父母喜欢把孩子作为自己一生的心血和一生努力的归结点。他们总是认为,自己起早贪黑,粗茶淡饭,省吃俭用,都是为了孩子。% V' H8 u/ m0 t8 R% F; f
为了激励孩子,让他们达到自己的期望,便总是频繁地将生活的辛苦与不易灌输给孩子,生怕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他们吃了多少苦。- Y4 J2 s2 u) L, V. k
很多时候,父母只是说说而已,但是在孩子敏感的心里,可能就种下了种子,影响他一辈子。( O/ S. ?1 j' |/ }( h
父母的诉苦,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石头,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,早早就背上了本不该由他们承担的重负。
6 p# Q. N3 C+ m# R; ]他们会愧疚,会自责,总觉得是自己连累了父母,性格也会因此变得内向而自卑。
! R0 A' s! U/ W5 S1 ^/ x孩子的感知能力是很敏锐的,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与努力,父母夏日背上的汗,冬日肩上的雪,他们都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。4 }& `5 N; u- c/ A
所以,不要随便向孩子诉苦,因为我们不知道,这些有意或无意的诉苦,会带给孩子怎样的压力,而这些压力又会怎样影响孩子的一生,甚至会改变孩子人生的轨迹。
2 A: d4 E. W! C8 ~: s, r
+ E2 B% F9 S5 h7 P+ e& s
8 J2 x5 t* X* h
3 父母冷暴力或是爱发脾气
v( ~9 Y0 \* h+ x4 E; J# ^# p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过下面的经历:& z- ^0 I6 y/ i! b7 m, e
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中,无视孩子的呼唤,有的甚至对孩子不耐烦,装作听不到;$ v% r" X4 D! c
孩子犯错后,作为惩罚,冷漠对待他们;
( |+ z9 F, U2 [: [; N" S表面上在陪孩子玩耍看书,其实是心不在焉地应付他们……/ }, M2 k% B/ B0 ~, K
一个朋友长期遭受家庭冷暴力,现在每次回想起来依然觉得不寒而栗。
9 t% @6 ^& g* O$ X) V$ M她说,被父母冷暴力的感觉,就像是一把很钝的刀在身上不停地划,她宁愿接受最难听的话,宁愿父母打她,也不愿意一个人面对父母的冷漠。1 a4 Y c& B$ i; ^
父母的冷暴力对孩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,可能会让孩子形成压抑型和孤僻型人格。
' m3 f* L; D* s3 U* b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可能会成为“冷暴力”的传递者,对他人冷漠,不愿意和别人交流,不会处理人际关系。' J) E( ?" T! ~5 O; y# k" N
所以,爸爸妈妈们,千万不要冷暴力,冷暴力在孩子人生中扮演的角色,给孩子带来的伤害,远远大于我们的预计。
3 h$ e+ ? t) V: Y另一方面,在现实生活中,爸爸妈妈也会忍不住发脾气。9 W9 J6 l. ]( y( ~. V8 ?
比如说,孩子又在恶作剧,或是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,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,对孩子吼了起来。
2 K$ x" j* X6 m& p/ O. F4 O对孩子发脾气,确实会让孩子害怕。在恐惧中,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。但他会怎么样呢?有这样几种可能:; b ?1 g, V7 u+ N8 D
1. 乖乖地听你指挥,你让干什么,就干什么;
+ ]' y* F# h) E. a4 P+ ?0 H2. 他被吓呆了,愣在那儿不动;1 K* R! v! H0 \4 k
3. 大哭起来,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,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;
4 S2 n. y+ o) G4 j, a4. 学着你的样子,也发起火来,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。3 h: n0 G! x( M4 c0 A' I: d
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。因此,父母发脾气,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。# F7 x+ T: m2 }* g
但是,孩子还弄不清,父母为什么发脾气。也就是说,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,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,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。
5 O& t5 N: f! x* h1 V9 K在生活中,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,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,发完脾气后,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,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,该怎么做,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。
7 e3 {4 |; {) d* T, n3 a可能的话,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,如:“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,你能赶快……”“今天我心情不好,你最好别……”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,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,该坚持的必须坚持。
, X$ V, n0 U, t' y+ d4.爸爸妈妈吵架/ m1 I' \4 A5 Q( b/ B7 H* t
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,其中有一条是“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”,回答得最多的是:“我最怕爸爸妈妈吵架”。8 g1 B6 f) o+ s$ r/ K. _ n$ i
父母吵架给孩子带来的伤害,不亚于车祸现场。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,是孩子的整个世界。当最亲的爸爸妈妈针锋相对,吵得面红耳赤,甚至大打出手时,对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来说,无疑会冲击他们的内心,摧毁他们的世界。. N# w- `$ h9 I: X! n
而对于懂事一些的孩子来说,他们会因为父母吵架而难过,胡思乱想,无心学习,会变得没有安全感,甚至会否定自己,否定爱。! D4 m7 P7 Y# i+ a+ `" D0 U
婚姻就像钟摆,吵架在所难免。当夫妻之间产生分歧时,尽量加强对自己的情绪管理。即使要争论,也要避开孩子,要就事论事,绝对不能使用任何讽刺、挖苦甚至羞辱对方的语言。
6 g% ?6 S! w' j' O0 ?当争吵结束后,坚定地告诉孩子,爸爸妈妈只是意见不一致,不管发生什么事,我们一家人会永远相爱。让孩子有恒定的安全感,是父母最重要的事。: H6 P* W; m. R% N
1 [ ]8 R1 r" ]! d
: f. S7 l* }( f E. ?2 G) Q5 父母失信、撒谎
& A& h3 b2 @% _5 f; n9 {1 ?家长说话不算数,多是因为学习而起,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,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,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。2 x7 v0 S* D, U
比如有的父母说:赶紧写作业,写完作业看电视,可是孩子写完作业,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,让孩子继续学习;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,就有什么奖励,孩子真的考好了,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。
3 @, `9 \# _7 ?1 z: J4 a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,言而无信,“捉弄”自己。
$ \* ^& ^; ]5 R b3 H失信同时失威信,家长说话不算数,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,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,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。
. H9 w/ P4 X' b; R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,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,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,这样,孩子就很容易养成“轻率”“无信用”的坏习惯,成人后,这种"失信"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。- V( F) M0 W+ e. W) q
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,不随便许愿;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,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;当孩子提出要求时,要认真想一想,这种要求是否合理、能否兑现,如果是合理的、可兑现的,就要认真地承诺、必须兑现。
$ U- v! { F- P4 g4 d* C
. w' m0 o/ B' d$ N2 i" s6 不欢迎孩子的朋友& x+ S( r& f& \: V# S8 j" n7 H7 j, F; f
孩子长大了,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,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,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。
9 d/ V5 x" g& D; _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,或太精于算计,或会欺负人,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。) U8 d2 `! m$ O
然而对孩子来说,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,希望家长以“大人”身份对待他们,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。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,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,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。
! Y. r6 d" @2 ^1 D4 v% z; ?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。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,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,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。 J5 B3 i7 y+ d: f
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,并尊重这种差异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,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。
* b+ K; U6 Z% U5 W4 x+ G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,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。: v B3 ~7 I$ U9 o2 _) |6 ?+ _
7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
- |- e+ e6 ^! d- c! k7 J. O人来客往,亲朋好友相聚,谈论各自的孩子,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。! V" c2 _6 n: ^
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,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,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。1 k& k2 ?: z, r5 d2 A+ h; Q: m
但孰不知,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,这无形中,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,没人赏识他,例如学习不行,长相不行,交际不行,干家务不行,让家人为他受累,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,和父母逐步疏远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