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1岁半到2岁半' | p5 x l) y1 e8 ~ }% U
反复穿梭于“和顺期”与“执拗期”。) f$ g) h; U; |1 z& x8 n! T
大约在1岁半到2岁半,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“和顺期”与“执拗期”之间。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,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。8 r6 e& y5 `7 `8 j; ^ x4 }' y+ a
" ~7 Q! a! t1 D# q, @2 x
2岁孩子( ]; j% W; t* c3 b! ?5 J
“不”字当头,打滚撒赖,一意孤行,占有欲强,自私霸道。
7 c9 |/ E: ?4 }8 v6 W3 N# u( k其实,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、意愿、意图。
5 F: T* e; ^, h5 ?' C) q但他们不懂得表达,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。; }0 t" S! h8 U$ a; }1 e
对待小宝宝,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为主。; ~6 B5 B+ a# }2 l/ _+ Z
安全第一,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。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,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。" G* G9 q: }+ t
把孩子的很多“坏行为”,理解成孩子探索、学习的求知行为。1 j5 k* x! Q; t8 f0 C! X$ L
比如,你教孩子搭积木,他却偏要推倒你的成品,而不肯跟你学。2 Y' U8 L \9 W4 B ?
这时,你应该把他的行为理解为,他现在对积木倒塌时的现象更感兴趣,他在琢磨推与倒之间的关系。- ]+ _3 S7 |: d, W
8 [3 r2 T# }( }3 N2 L
3岁孩子/ p! X* l7 v' r ]! A2 l
友善,平静,充满安全感,易于接受,也乐于分享。
9 C. N! B# g5 V: v0 O3岁孩子友善,平静,充满安全感,易于接受,也乐于分享。
& G8 h6 X4 y9 f6 \* F虽然在3岁的时候,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,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,但他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。1 w' |% u' o( r
但好景不长,从3岁半开始到4岁,反抗成了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。( H" t% Z% I% L2 S. Q# }
3岁半是一个内向,焦虑,缺乏安全感,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。5 c# l" b0 g& s n7 J1 L1 Z
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,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世界。 o) S8 a; {4 f6 h
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每天,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,生活过得很不愉快。
- T" h U! |9 C% p他正在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,以及自我这个个体。( _$ x6 v X f5 p
0 H. `2 u' g! ]6 q& Q K$ A" Z8 G8 j' ]' B6 o8 |9 n
4岁孩子
5 n* Z( N7 L# d( |心是活泼的,喜爱冒险,喜爱远足,喜爱刺激。
, E' {5 ~! m& L* k4岁孩子心是活泼的,喜爱冒险,喜爱远足,喜爱刺激。
" s9 T, N) e- ^& m% r ~0 ^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,去接触不认识的人,喜爱到新的地方,喜欢新的游戏,新的玩具,新的活动和新书。
; G& S6 u2 h& F( q4岁孩子发现大人虽然还是握有大权,但是并非全能,同时,他也发现自己很有力量。5 F/ h0 u) ^5 G" e! q' x
从他的观点看来,坏事未尝不可以做,屋顶不会因此而塌下来。
7 \6 ^$ w% P6 a/ P4 i而到了4岁半,他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。5 ]9 G) Z/ c( C8 K
从这个时段开始,孩子也渐渐明白好事情的好或者坏。& C4 \% Q$ J. z- }* O5 ^
这个时期,他最高兴的事,莫过于在睡前,听一些小故事。
) i: m+ E2 y& n
4 ?' H" F. k: x' i' h5岁孩子* W' R. r8 c2 @( F& B
开朗愉悦,懂事了、讲理了,一心要做个好小孩、讨妈妈欢心。 ! u5 z5 ~5 O* T/ [2 e
5岁孩子开朗而愉悦,懂事了、讲理了,一心一意要做个好小孩、讨妈妈欢心。
' K1 }0 P- e) r5 ~+ b在这个年纪里,最令人喜悦的特质,就是他热爱生活,自得其乐,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。% Y. x; s" `8 |. V, U A+ n C
5岁小孩的生活总是跟现在、这儿息息相关。
7 q9 }0 o) r' T. X他非常在意他自己的房间、自己的家、所住的那条街道、邻居,以及幼儿园的教室。" S5 p Y4 G& E0 |5 _4 @/ v
他对新的、陌生的事物没有太大的兴趣,也不会为了冒险而冒险。
% Z- s. B: g! F7 q* _2 x" L. t5岁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变得安静了、有节制了、更顾家了。
6 v. D8 {! O3 I7 [$ N9 H! M他喜欢遵守既定的规则、限制,对于别人已经尝试过的,或既成的事实,就觉得安心舒坦些。* e- T7 z3 M- s
他最有趣的时间是现在,最喜欢的地方是这里。
3 v7 n E$ z [4 \7 o3 L5岁的小孩所以能够不惹麻烦,最重要的关键是,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,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,什么做不到。
: M6 Z! a; g9 }5 z; @6 l8 c2 G1 h也就是说,他学会自我控制了,他会衡量自己的能力,把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得很清楚,判断得很准确,而且他就只尝试那些他认为一定办得到的。
, R$ \ l( y9 R经过一次次的成功,他建立了自信。
" g: C1 B1 f2 L9 x5 [5岁的小孩不会胡思乱想地担心事情,6岁的小孩则常担心放学后找不到妈妈。$ i7 y9 `# q5 m, G; Q9 i6 [2 }
5岁的小孩会认为,妈妈一定在家的,不只现在在家,以后永远也会在家,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自己和父母都是永生不灭的。4 R5 _& i/ f' }+ [3 y
到了5岁半,会有一个重大改变。5岁半的特质是迟疑不决,懒散闲荡。0 K$ L4 ~ y' ^1 K a. I
7 k: ]) K/ A- m/ g3 v+ V6岁孩子7 ~9 P5 L8 J! [5 ~+ D. d) `; r
进入了暴风骤雨的人生第二叛逆期,个性极端两极化。
( B: ~1 l5 {( g5 q! N1 v0 L) c# q6 |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。
" w! w, b) t+ F" r" E$ m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,而是他自己,他希望事事按自己的意愿。
/ h6 d5 Z% u" g- _' ^ e8 l' x6岁孩子同时在很乖和很叛逆两个极端游走,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见的6 岁现象。9 |9 \+ Y; K/ o: t! G, J, G5 I
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,难以忍受任何失败。+ A3 n1 ]6 G& k# Z" B
而且他现在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。
9 w+ H5 H! v0 i$ F% l噩梦也会给6岁孩子带来很大的困扰。
4 W8 T2 l! R! I% e6 k- C最大的问题是他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,他既深深地依赖妈妈,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,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。# d/ Z, a( U4 _* A" S. y- _2 B! @" W
6岁孩子,对“自己的东西”和“别人的东西”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,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、他喜欢的东西,是惯常现象。
7 T# N% ~+ I& C! P' q* L2 j, A, |; b* l/ A
( C8 D: `8 p7 Q4 ?9 L a x
# j7 V" i& C& a: Y
7岁孩子$ E0 ?* P' u9 C/ [1 v. N" W/ I
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。
2 p$ K& ?8 I. _+ a7岁孩子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,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。
" V4 f1 Y8 U: _# U0 z他往往记性不佳,容易分心,工作起来磨磨蹭蹭,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。8 H5 K; x- N3 a' q5 t
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,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,也不行动。
: S% i) A' b: L7 `, j! T% Z) o. O他生活在自己的**里,充满了感伤的基调。
2 ?' Y: d* U& g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,有意找他麻烦。. S+ ]9 k% E' I" P% R: ^7 A% V
7岁孩子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坏的方面想象。
3 k' ^% u$ x. g7岁孩子很在意上学不迟到、作业及时完成、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,孩子从这时候开始,懂得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了。
* H0 A5 L# ?4 p0 u! l准确地说,他开始很在意老师怎么看待他,开始有心想做个让老师满意的好学生。9 F: P' s; r8 }+ i" m1 X, K, O
而且,他的心智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时候了。# x) B% w5 f$ P
这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。
- G% V- w" p) T7 H& J6 W( ~5 C8 r1 \如果能够,这时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桌子、自己的抽屉、自己的箱子、自己的床。
$ j' S$ ?+ u+ p8 U7岁孩子不但字迹变得小了很多,还喜欢专门琢磨很细小的东西,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和大脑配合的发育到了这一阶段。
/ A2 d4 n* W4 V8 M他会喜欢凑得很近很近地看,哪怕他的眼睛碰到那东西了。4 X! N& T6 X' ~. z; J4 f
7 岁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。
: [+ x C5 B: D* {& S4 @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 岁才开始形成,但7岁娃已经开始出现建立道德感的萌芽。6 l, r/ r7 o+ ~
他开始在意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(虽然偶尔他也还是会拿);不能说谎、骗人,做错了什么不去抵赖、推委;而且他会很有意愿地遵守规则,恪守无误。
' L/ o. v5 O' `8 G u
* f, W! @( y1 q7 N5 r1 S7 d
+ \& W n) F9 `( _! S* O; k% H8岁孩子; N! p# e, G# ~; E7 Z
突然变成话匣子。5 [; }. E& V* ?9 B+ c; n
和7岁完全相反的,是忽然变成话匣子了。$ \# E6 q3 h% ~ k0 i1 P/ d% l
他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忽然严格起来,甚至可以说是很苛刻。
/ r Z5 u6 ~: a. Q3 O( i这种“审视”也使得他对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有相当准确的判断。
# i5 L/ o' h* q4 s这带给8岁孩子的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成长,是他们开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观念,开始明白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。
+ W J' z% I; [, m他非常愿意做好孩子,愿意把事情做好,愿意遵守规矩。& k! l8 w7 `/ t6 z( Q3 v, W2 f( |
他对好与坏的观念,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许怎么做,而是根据他萌芽的因果逻辑关系,初步建立起了是非观念。$ C, \ b( Z a& o5 Y, S# ?
在此之前,孩子对“好”与“坏”的判断来自于父母“准许”或者“不准许”。
1 ]4 y# g& x6 D. o$ R5 ^ p% I8岁孩子对“对与错”的看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“好与坏”的两极,他的思维开始丰满起来。
* ?7 J9 q3 h+ E1 q4 I他很在意他对自己的感觉,也很在意别人对他的感觉。
o# W. J; v" s' V6 p+ S$ n" F* t) h他会竖着耳朵听大人聊天时怎么评价他,或者揣摩他们说话时的脸色,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,对别人的批评则非常敏感。1 P, `; ^ {2 y( s9 R3 s. o1 _
于是当他受到指责批评时,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责怪别人,好让自己容易承受些。9 ^6 D- O D n& g3 q
8岁孩子是情感上最需要妈妈的年龄。
& z* i. B$ D& V) Z; a Z) d他非常需要妈妈分享他的思考、幻想、对话、游戏。
: d y. t9 O. P5 F; R总喜欢和妈妈在一起,包括一起劳作、玩耍、聊天、读书,这让他觉得他“全部占有”着妈妈。8 |0 v/ o9 [4 w% n
妈妈无论怎么忙,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拨出半个小时,全心全意满足孩子“全部占有妈妈”的心理需求。6 E7 ~6 u4 h' p# \
这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对妈妈的心理依恋期,为孩子坦然走向9岁的独立打好基础。
& a; |: r7 O4 a6 S& l; A他这时充满了探索与探险的兴趣,空间感觉也扩展了很多。
( w( R+ g7 K' m9 w6 y. x- Y v' i% G他可以自己在熟悉的路径上搭乘公车回家,在自己生活小区内的探索范围越来越大,甚至越界跑到别人的私院里。
: c' U- a) R. e2 D; R. z- i: h0 u他喜欢地理,喜欢研读甚至利用地图。: M6 }8 g( C0 U7 f* e j
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8岁孩子受伤的比例,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。8 G7 f+ u- B5 g1 x0 ^# o
8岁孩子对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敏感。3 g2 V( t/ J& L( e6 L( z
他对家里发生的事开始关注起来,包括关注大人的电话、信件、闲聊,试图找到在家庭中的位置。
# E1 Z; q! C% I, y. q+ y: o他很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,喜欢和同性别的孩子玩。
2 S% k! H4 S- S/ `这时的友情是真正的双向友情,因为他不再单纯以自我为中心,开始留意别人怎么做怎么想。
: X2 `5 ?; z) N- \' J9 z6 O& P他不但愿意为别人效劳,也希望别人能像他一样愿意回报他。' @ Y0 j9 o% j' e8 {4 ~
# J. d; L0 W1 ]$ ^+ ]$ {+ y. V9岁孩子
7 I1 ~0 D4 S C8 w$ P4 L独立而执着的年龄,学习能力跨越提高的一年。 f \9 F4 h d1 I6 v( C% T ^* g
在此之前的数年间,每升高一年级,功课要求的难度比上一年都似乎只是增加一点点。
* v) W* H9 T2 N* u而现在却遇到了一个巨大的跨越:
- c; F2 z9 p$ r2 W1 i# z要胜任四年级的功课,不但需要孩子具备新的思维方式、新的抽象观念,还需要孩子用全新的方法来运用以前学过的、如今或多或少能记住的一些知识。
$ y- d( m% B9 o9 h# i! f+ Z老师们都很清楚,对四年级小学生的要求是一种跨越式的提高。
# {& J5 }, U$ z但是,许多家长却并不了解这一点。
- h7 `8 ~7 i( b" Q1 r& N! s因此,假如过去一直学得很好的孩子,如今忽然出乎意料地变得学习很吃力,这往往会令家长感到十分不可思议。
- P7 o T; |, A0 b0 U尽管不少九岁孩子的确面临着相当严峻的课业要求,但是,更多的孩子还是喜欢上学的。
4 O% I# V. h# J C早上起床准备上学的一整套惯例,到了现在已经变得相当顺利,很少再有焦头烂额的忙乱了,而且大多数的孩子都已经自己承担了做好准备去上学的许多事情。
+ M$ R2 `2 p# ^' k6 C, ?/ b8 Z不过,话虽如此,一个九岁的小小少年还是有可能丢三落四,哪怕他头天晚上已经做好了准备,该拿的东西都放到了妥当的地方。
$ S4 H x; f5 j, V8 \可是,在去学校的时候,该带的东西他也仍然可能没有带齐全,你还是要不时地提醒他才好。# k1 I/ P! y& o) @$ t
孩子回家聊学校的话题可能比以前更多了。他尤其喜欢聊他自己的某些成功的、突出的表现,也喜欢聊聊学校发生的某些特别事情。
5 A2 v' ~" r' C8 d2 B" {由于成就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相当重要,因此小男生和小女生往往都变得十分好强,不论是做功课还是玩耍,他们都不愿意失败,都要竭尽所能。/ @2 P7 [2 r0 f" x( P+ x
( p& s# j$ U7 `" n7 }# m
' Y( p5 |8 x/ I, d$ A( I: n7 O& ?10岁孩子; q" y& q. n( \# [8 u
生活非常美好,是一个行动孩子,而不是一个思考孩子。 * R- I0 ~3 p2 U! G$ Z5 W
孩子给人的感觉就仿佛9岁和10岁之间真的有个分水岭,一旦跨过去孩子就登上了一座新的山峰,来到一个全新的地域,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从10岁到14岁的成长周期。
$ m! y" ?$ M( X, b# v当然,有些孩子在这片新地域里还站不太稳,他们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。
+ W; f, ~) h, A" e8 f+ e0 O0 ?- X$ d% F1 U总的来说,10岁孩子的日子比9岁时好过多了,尤其是他可以“做更多的事情”了。9 _( @* E2 h3 Z8 U$ K( T3 j
10岁的孩子是一个行动孩子,而不是一个思考孩子。4 G9 V6 w/ g) Q% \. [5 p* M
随便一个简单的事情就能带给他很大的快乐,比如说晚饭后可以出去玩、没有家庭作业、光顾一个儿童乐园??
; c" |: \5 R3 K4 }: N) r4 | ^$ ]/ A- t惧怕的情绪少之又少。以前怕狗、怕黑的孩子,根据10岁孩子的报告,实际上他们自然而然不再害怕这些了。- V# ^" b: F% ?
10岁孩子最常见的情绪表达,是生气,这够让你意外吧?0 X+ A/ \# v2 A! I7 U( t) K! X
这个心满意足的、乐于合作的、可爱的小小10岁孩子,生起气来,那叫个火山爆发,又快又猛,甚至又踢又咬。/ {3 K( |' h. P n& b% ]
如果他能控制得稍微好一点,他会张口大骂,会哇哇大哭,也会一边狠狠跺着脚一边哇啦哇啦骂着回到自己屋里去。
; B! k; M6 Q7 S1 K7 { _尽管10岁的孩子也会气得哭,不过总的来说他们觉得“都多大了,哪能哭呢”,所以,这个年龄的眼泪是最少的。+ c! S/ `: E- a( |& s
一个男孩子可能很坚定地告诉你,“要是割破了哪里,或者他们不带我去哪里,我才不会哭”,可是如果爸爸死了,他还是会哭的。2 s2 c/ C: S# N4 }: L
刚才还雨泪滂沱的孩子,转眼就可以这么淡定地跟你侃侃而谈。
/ H9 y4 }. M5 d: [( a悲伤有时候会令他们落泪,不过不常有,他们倒是更容易被气得大哭。10岁孩子可能会伤心,当然通常不会伤得太深。
& y% c6 k# O( Q如果谁伤了他的心,有些孩子会“哭着回家” ,也有些孩子装得若无其事,很快镇静下来,掩饰自己的难堪。 R$ n' N* b5 v) K7 `5 v$ E6 Z
' m. r# t5 Z) q- S9 i
. h- F: p8 h/ y6 z11岁孩子
) E9 l$ M% R1 m: Y% O ^时刻处于动态的年龄,状态不稳定。
5 ]0 ]9 Z* o8 Q* }" Z3 D7 D5 Q11岁的孩子在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方面,不会刻意做有规律的事情。
# T+ j- S. ^% q& a) i( {/ [% v+ j在情绪方面,叛逆的苗头已经生长。8 `( L' m5 H4 I) t0 l/ U
11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在成长,独立意识增强,反复无常是常态,家长要予以理解。
3 c/ l3 Q7 U% W在活动与兴趣爱好方面,对抗性增强,不愿独自玩耍 。
X/ K9 L1 m7 U在学校,开始十分严格地要求老师,老师们也面临挑战。2 o! _* |0 l5 y# t& m. o: b
0 x/ f1 q0 F/ w9 |( E" e12岁孩子
/ z. w+ D' F+ T( `" Y2 ^性格和行动都处于较理想状态,青春期初期各项特征凸显起来。
, _0 `$ J: u) _0 z) F8 v12岁孩子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已让大人省心不少,负面情绪减少是这个年龄的主要特点。
4 {% D: `0 m% j4 D" i他们自信独立、善解人意,并有了自我主张。
) R& g( Z) |' l) w1 X- q在人际关系方面,与家人关系缓和,异性之间不再排斥,同时兴趣广泛,偏爱集体活动。对学生生活充满了热情,甚至热情过度。
2 h$ m# |! @ i" j$ I: Q$ K$ k在道德方面,他们多了一丝思考,少了一丝冲动。5 W2 Z5 k8 g7 E- y5 Y5 H3 K/ x- i
: e X- h) J7 v
13岁孩子 & C! y7 P" m% `4 [6 ~% U( g) j. q
自我性格纠结的一年中,动手能力频频闪现灵光。
7 X9 y- ~8 N: { f/ k8 v/ A3 r13岁的少年在奔向青春的大道上会来个突然转向或者急刹车。+ R9 t$ s- l" p/ X# M
他一改12岁时的阳光、沉稳,再度陷入纠结的状态。
; u Z3 A! @" @# P; D" d; S不愿与人交往,内向,有点退缩,不愿被别人窥探。
6 }7 h- @" v. f# m3 F他虽然不喜欢与成年人打交道,但看待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。
/ q/ V6 y5 }1 B2 J7 Q1 f这时的他开始懂得克制自己,不会吃起来没完没了,基本上能做到按时上床睡觉。: C4 R% @9 Y0 G( W( P1 S$ p8 u
虽然他这时的性格阴郁,悲观,隐秘。可是,在动手方面,他们频频闪现灵光,喜欢敲敲打打,自己动手修理和制作东西。$ ^1 O: ^7 r$ O0 M2 T/ e4 D
总体来说,13岁的少年已经明显显露出青春期少年的特点。
# d- A" M- I6 G+ Q" r# [
0 h7 N( ]$ n' D' a ~14岁孩子6 a" O2 ^( p( ]/ T, l9 f
充满朝气的一年,但不能忽视发生的意外事件。
' e" l4 u3 A& q; j" ]4 q当他从拧巴地13岁迈入14岁的年龄时,在这个充满生气的一年,你会看到角色多变的少年。
9 w: p" Z8 ?6 b$ s他热爱学校,热爱与人交往,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十分充实。3 V% I# {( L8 @8 o6 ?
14岁的他包容性更强,而不再像一年前那样,对看不惯的事情也较少大肆批判。
- a9 m2 \ B* o8 u5 X: Q% |" H8 C尽管14岁的孩子具备这么多优点,但不能忽视这时候有些男孩和女孩会接触毒品。
, F* O1 Z) u4 Z+ d! C5 D在性方面,14岁的年青人由于没能获得足够的知识与信息,会遇到意外怀孕、堕胎等诸多问题。
, W* {3 U3 U5 [4 I' t/ E" T& U这时候,家长如何面对和管教孩子在性方面的问题是非常必要和棘手的事情。
/ d: I! H5 T1 f, c5 `% I% r2 ]/ k好在,14岁的年青人绝大部分都会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,这是值得让人欣喜的事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