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人人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,可是父母,都在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,但往往适得其反!
) Q- M3 z0 n- i" H2 k4 A7 D前几年,有一电视新闻:一个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,儿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有了工作。
3 ~2 b ~# u4 q1 ^+ S可是,他每每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,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,早上要早起,晚上要加班,太苦,太累,受不了。
8 n+ P' p. q# k# F/ x6 b S两年了,儿子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,要么上网打打游戏,要么用妈妈不多的工资去社会上消遣时日。
, t, N) y2 f- c! w# A& k对于妈妈的指责,他振振有词地说:“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,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?”
, H5 w) c! X3 b: S8 H看了这个节目后,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,专家的解读也让很多家长陷入了深思,自己家里的教育有没有这种潜在的危机?: p. V p; r7 D7 c9 ]3 x
小时候,老人家们跟我们说:“小亏不吃吃大亏,小苦不吃吃大苦。”6 h( [5 T, r: r5 c$ J# W2 s8 j" H
就是说,孩子在小时候,吃一点苦、遭遇一些困难,是好事。
3 ^ W8 z3 z# j0 n5 u7 b1 \+ v& ~1 Z如果我们怕孩子吃苦,而承担孩子的责任,虽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闹和纠缠,但却剥夺了孩子培养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,这就得不偿失了。
+ H7 ]* Z1 A1 i' s& c( |7 c5 q1 k人人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,但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可是不对的哦~/ ]8 H+ |1 e; B8 V8 S( y; T
看看下面列举的6类妈妈,你在其中吗?8 j/ f, p" r |9 y/ \) ?$ Y
6 c$ ^7 n$ R# y. E! x
; g2 |" b6 w0 i W- \( ]过分愧疚型
8 { A7 W2 m2 X; a0 N* W我们都知道德国父母为了教会孩子严谨,让孩子去体验挫折的感觉,常常会说:
5 ?( D ]# u, d& B“你得先对自己的行为负责!”. t* l7 @6 H9 L% E. }1 q
中国的一些家长,在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时,则充满焦虑,容易愧疚自责。 {9 A( R/ n* J
还记得一些幼儿园妈妈群里分享的情景——明明是孩子忘带某样东西,却毫无担当地埋怨妈妈:“都怪你,忘了给我带上,害我被老师骂!”
2 ?9 j6 H, x6 P; ?1 W5 {受到谴责时,你甚至连声道歉:“对不起,妈妈一着急就忘了,下不为例。”
- p, G+ H1 ~4 Y [6 N7 v# P为的就是让孩子少点愧疚感,不哭闹,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扛。
$ R0 [+ F$ e" h. B! b) p q7 c因为母乳不够,妈妈愧疚;因为忙于琐事陪孩子时间少,妈妈愧疚;偶尔对孩子发脾气,妈妈愧疚。
7 ?! d0 Q: [7 V* l" X8 p+ i5 O; a你是否对孩子疼爱到极端,你是否感到身心俱疲?
( E: U$ d) Y% c+ \+ _但这种付出,长此以往很难得到回报,当孩子碰到解决不了的难题,只会养成怪别人、找客观理由的品性,无法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,更没办法进步。- |% ^( N- l1 _8 h# o; B; g5 y
& K3 F7 Y: K+ e% _& |- {0 S3 X2 b/ ]& `. ?; K- P
控制欲极强型7 t$ [/ R& {7 g
《虎妈猫爸》大家看过吧,这种类型的妈妈把“听话”当作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。7 j: W" U. B8 {
很多妈妈眼里,孩子没有按你规划的人生走,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,做自己的决定,就是“叛逆”。
" t0 T' M: `1 a2 s: t5 G4 c这种案例在我身边就有,现在孩子长大了甚至妈妈还会去管,成为了“妈宝”或者没有思想的人。4 {& l, q1 K8 \4 B
他们父母有一个很自私的行为,就是特别乐意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。
: Q: |, h! p. A( a3 \3 C$ l甚至一些事业工作不顺利的家长,把后半生的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望子成龙的拼搏中,为了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发展,对孩子的生理、心理状况都置若罔闻。
9 T, ]8 r+ f4 f0 s" l! e常言道,教育的核心是“疏则通,堵则盈”,孩子若很难活出自我, 会觉得很迷茫,只有更加去依赖父母,求助怎么做,长期以往是一个恶性的循环。 z0 r( S2 I7 m: `9 G: A
0 J1 _' W4 I5 B& a- A: y {0 n$ J Y0 ^
热衷攀比型
' R8 d9 ?( X( _! A中国妈妈爱攀比在国际上是“赫赫有名”的,大到升学考分,小到鸡毛蒜皮的琐事,中国妈妈总要拿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同事、左邻右舍攀比一番。, i1 D7 ^: ]0 ^ C& l
买什么文具,上什么私家补习班,甚至家里有钱的还要晒晒车、房。
U, c9 N8 r' a( V' K当然除了物质,最重要就是成绩的攀比。/ u/ P' O, }" B8 W/ [
人家的孩子去英语补习班,不管自己孩子喜欢与否,都不甘落后;孩子考了班级前三名,就问第一、二名是谁,要求下次赶超他。2 Q% t. O9 f& F# {9 K- [, J
不知不觉中孩子成为别人的参照物,成了你攀比的砝码!
% U! D. w5 B- D i' H; d渐渐的孩子也把眼睛只盯着分,只懂得吹嘘,不知为何学,不懂学以致用。
7 p, S% l8 J+ ^; ?2 z; M/ G
( t* F) l( M% d b$ F& ^: p8 V* R5 d7 T, B+ x1 I
“孩奴”型
4 ]% R; l9 r, _0 F孩奴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“热词”,形容某些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,为子女忙碌,为子女挣钱,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。
% X8 S$ c5 q) k- p" P# k. _试着问问自己:有了孩子后,是否还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?
3 a! T, |( R- F7 J# Y很多妈妈经常感慨当妈前后的巨大差别: R) I* ] V+ _, J; j( _
当妈后没了自我,变成了一颗只围绕孩子转的卫星。# W2 j4 S" L1 ?, v+ K
与丈夫相处的时间少了,与朋友的联系少了,与社会的接触少了,业余的兴趣少了。
' t' }% E4 M8 a为了家庭和孩子,推掉了单位组织的大多数聚餐和旅游活动,甚至放弃原本辉煌的事业,无论是心甘情愿,还是被迫无奈,似乎只有这样“全心全意”的付出,才称得上称职的好妈妈。# |& i0 M2 ]- `! i
但真的是这样吗?
a3 `; Z- P* H4 T4 g3 D* I也不尽然,这样副作用很严重,因为会增加孩子的匮乏感和愧疚感。+ D2 E M) } P; E& F
可以负责任的说,孩奴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弊远大于利。
. s! y* C: ^7 W/ q6 V( ^
4 s5 q. m0 _8 }) b( `# g/ n$ Z
1 F3 ], b& F% o5 [, \+ c
过分担心型
9 l+ z( {& {0 [: p" z同为带宝宝,近年来中国妈妈貌似精神要紧张得多。: K$ L/ N3 Y# T! r6 ^
比如带宝宝外出,中国妈妈常常不停地唠叨:过马路小心看车、多穿点别冻着,不要乱摸东西......
1 L1 N! M2 }! B) }咱们小时候背着书包自己上下学的场景,恐怕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难以见到。) {0 O8 G! f3 g& B! c$ \
环顾四周,我们看到的都是校门前拥堵的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和车流。# c! X8 x; h4 l) C- v
对孩子的担心,是妈妈脑子里永远无法摆脱的绷得最紧的一根弦,身心俱疲。: g7 J: Y4 W O1 I- U7 G4 t) I
当然,社会上种种的不安全因素,也给妈妈们的心理增加了负担。, |. X; K' h' G$ _6 y
其实,“处处担心,即是诅咒”。5 t4 \8 }- V2 ^' ?
你给孩子积极暗示,孩子就会更健康、更优秀,你总给孩子不好的担心、暗示,孩子可能真的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,也会整天绷得很紧,变得很敏感。
' m) h% E- i7 ?8 u; y
/ {5 t2 D" \. p# G" e1 i( _- L
# {5 y1 r( W/ D. T! s# P
操劳过度型
9 @/ B' u1 N5 r% B# k在我们身边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画面:) z3 `$ ?* U, [3 u G1 c
深更半夜洗衣服,父母为孩子起早摸黑,天一亮就买菜做饭,送孩子上学,全程为孩子背书包,孩子在一旁轻松自得;
- m/ D; q+ s0 f- i5 f6 f带孩子坐公交车时,孩子坐在座位上,父母却在边上站着;2 l- K/ ~, I6 P: n5 F
买了好吃的东西,孩子自顾自地拿着吃,从未想过身边的父母......2 N! S7 s0 \4 G1 @& D* I: R0 m
勤劳朴实,这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贤妻良母的优秀品质,但结局总不尽人意。
# ]9 n6 I! q9 i, t* t3 C如此种种,操劳过度的父母不禁感叹:我们对孩子是无私的,为什么孩子却越变越自私呢?
! L ], e& R/ M9 k; n# \而且,自私的孩子有着非常强烈的占有欲望,想要的东西必须想尽办法地据为己有。# b' A, _4 ]; q' c1 R. A4 D
等他们长大之后,心中的自私欲还会不断的膨胀,有可能会为了得到某些东西就不择手段,可怕的后果可想而知。# r& b) M' a% G, G/ z# ?! H
所以说,这样操劳过度会间接助长孩子的匮乏感和自私欲,对孩子的成长弊远大于利。
% C, m3 W" b! _; U8 h而优秀的家长,尤其对孩子独立自理能力方面放手,巧花心思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。% n% z' C! K9 N* j3 L8 h4 Y. \ _# C
孩子三岁,上街的时候就要让他帮你提东西。9 s6 ^# A# f3 x* [& b
孩子到了五六岁,就要让他扫地擦桌子,并告诉他如何节省用电,还可以教他们整理自己的房间。
P8 x" E0 H2 d/ `孩子上学,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,要他们自己走路上学,放学自己回来,要他节约文具的开支。
7 b- T: h. z" A9 T5 m! h6 Y孩子放学后,要他顺便到菜场去买菜,以便减轻父母的压力。- a p: F) x9 q! s; v4 t1 M
节日里让孩子洗洗马桶,知道臭和脏是生活的一部分。' ]4 d; ?. O! w. u$ T; ]
孩子上中学,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费,钱就这么多,超支了只能挨饿。. G2 W/ H0 X* V- Y
人生漫长的路要靠他(她)自己走,困难也得靠他(她)自己解决。
: q. A/ i$ b; ]8 N尤其是男孩,对一个未来的男人来说,吃苦耐劳是他的立世之本,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,他注定难以面对日益竞争的社会竞争。
: e8 i* i, P2 l t) k- V; U让孩子吃点苦,受点折腾,是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旅途走得平稳顺畅作加油充气、储能蓄势的准备,让他们踏入社会后,在风雨人生中,充分实现自身价值。
p1 B/ p: ^) F3 o& r9 n) r3 X8 g当妈的路上,你中了吗?
9 }# A( d4 E1 j% p! }每天一小时,做更棒的家长!
* B- j, R% R% o/ M全科学习资料、模拟试卷,英文学习,早教启蒙,关注同名公众号“一小时家长”(ID:jiazhang119),获取小学全科学习资源福利包! |
|